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
-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原文:
 - 
兵卫森画戟,宴寝凝清香。
海上风雨至,逍遥池阁凉。
烦疴近消散,嘉宾复满堂。
自惭居处崇,未睹斯民康。
理会是非遣,性达形迹忘。
鲜肥属时禁,蔬果幸见尝。
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
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。
吴中盛文史,群彦今汪洋。
方知大藩地,岂曰财赋强。 - 
作者:佚名
韵译
官邸门前画戟林立兵卫森严,休息室内凝聚着焚檀的清香。
东南近海层层风雨吹进住所,逍遥自在池阁之间阵阵风凉。
心里头的烦躁苦闷将要消散,嘉宾贵客重新聚集济济一堂。
自己惭愧所处地位太过高贵,未能顾及平民百姓有无安康。
如能领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释,性情达观世俗礼节就可淡忘。
鲜鱼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荤腥,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尽管品尝。
大家躬身饮下一杯醇清美酒,抬头聆听各人吟诵金玉诗章。
精神愉快身体自然轻松舒畅,心里真想临风飘举奋力翱翔。
吴中不愧为文史鼎盛的所在,文人学士简直多如大海汪洋。
现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,哪里是仅以财物丰阜而称强?注解
⑴森:密密地排列。戟:古代一种兵器。
⑵宴寝:宴,意为休息。宴寝就是私室,内室。这里指休息的地方。
⑶海上:指苏州东边的海面。
⑷烦疴:烦躁。疴,本指疾病。
⑸居处崇:地位显贵。
⑹斯民康:人民康乐。
⑺理会:通达事物的道理。
⑻达:旷达。形迹:指世俗礼节。
⑼时禁:当时正禁食荤腥。
⑽幸:希望,这里是谦词。
⑾金玉章:文采华美、声韵和谐的好文章。这里指客人们的诗篇。
⑿神欢:精神欢悦。
⒀吴中:苏州的古称。
⒁群彦:群英。汪洋:众多。
⒂大藩:这里指大郡、大州。藩,原指藩王的封地。 - 
作者:佚名
这是韦应物晚年,任苏州刺史时所作。
此诗可分成四个层次。
第一层为开头六句,写宴集的环境,突出“郡斋雨中”四字。兵卫禁严,宴厅凝香,显示刺史地位的高贵、威严。然而这并非骄矜自夸,而是下文“自惭”的原由。宴集恰逢下雨,不仅池阁清凉,雨景如画,而且公务骤减,一身轻松。
再加上久病初愈,精神健旺,面对嘉宾满堂,诗人不禁喜形于色。寥寥数句,洒脱简劲,颇有气概。
第二层为“自惭”以下四句,写宴前的感慨。“自惭居处崇”,不单指因住处的高大宽敞而感到惭愧,还包括显示刺史地位的“兵卫森画戟,宴寝凝清香”等因素在内,因为这些更使韦应物感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。
当然,“未睹斯民康”——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是触发他“自惭”的最为直接的原因。诗人从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出发,自觉地将“斯民”之康跟自己的华贵、威严及“居处崇”对比,这是很自然的。他以前早就说过“身多疾病思田里,邑有流亡愧俸钱”(《寄李儋元锡》)和“方惭不耕者,禄食出闾里”(《观田家》)等语,把自己所得俸禄与农民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,把自己的地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起来,为自己的无功受禄而深感惭愧,深感不安,这种深刻的认识,来自他历年担任地方官所得到的感性印象。
但是又将宴饮享乐了,解决这种心理上的矛盾,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老庄思想了,于是,“理会是非遣,性达形迹忘”,会老庄之理而遣送是非,达乐天知命之性而忘乎形迹,用这种思想去麻痹自己,可以暂时忘怀一切,心安理得地宴集享受,不必再受良心的谴责。韦应物亦不能免给。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病。
第三层为“鲜肥”以下六句,写诗人对这次宴集的欢畅体会。这次宴会,正值禁屠之日,并无鱼肉等鲜肥食品上桌,而是以蔬果为主。这说明与宴者的欢乐并不在吃喝上,而是在以酒会友、吟诗作赋上。诗人得意洋洋地说:“俯饮一杯酒,仰聆金玉章。神欢体自轻,意欲凌风翔。”他一边品尝美酒,一边倾听别人吟诵佳句杰作,满心欢快,浑身轻松,几乎飘飘欲仙了。
第四层为最后四句,盛赞苏州不仅是财赋强盛的大藩,更是“群彦今汪洋”的人才荟萃之地,以回应题目上“诸文士燕集”的盛况。
 
此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《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》
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译文及注释
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赏析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今昔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古代诗人
- 「杜牧」
 - 「李白」
 - 「苏轼」
 - 「杜甫」
 - 「荀子」
 - 「王维」
 - 「李清照」
 - 「白居易」
 - 「李商隐」
 - 「屈原」
 - 「辛弃疾」
 - 「孟浩然」
 - 「陶渊明」
 - 「曹操」
 - 「王安石」
 - 「苏洵」
 - 「骆宾王」
 - 「岑参」
 - 「陆游」
 - 「高适」
 - 「贾岛」
 - 「孟郊」
 - 「李煜」
 - 「秋瑾」
 - 「曹丕」
 - 「袁枚」
 - 「刘邦」
 - 「鲍照」
 - 「韩愈」
 - 「曹植」
 - 「元稹」
 - 「刘彻」
 - 「孔融」
 - 「苏辙」
 - 「王勃」
 - 「曾巩」
 - 「王冕」
 - 「王建」
 - 「刘长卿」
 - 「晏殊」
 - 「唐寅」
 - 「姜夔」
 - 「秦观」
 - 「柳永」
 - 「解缙」
 - 「李贺」
 - 「杨慎」
 - 「白朴」
 - 「徐渭」
 - 「纳兰性德」
 - 「关汉卿」
 - 「范成大」
 - 「刘禹锡」
 - 「马致远」
 - 「徐祯卿」
 - 「贺知章」
 - 「欧阳修」
 - 「柳宗元」
 - 「顾炎武」
 - 「苏曼殊」
 - 「黄遵宪」
 - 「龚自珍」
 - 「谢灵运」
 - 「武则天」
 - 「黄庭坚」
 - 「晏几道」
 - 「杨万里」
 - 「元好问」
 - 「李世民」
 - 「曾国藩」
 - 「王昌龄」
 - 「范仲淹」
 - 「韦应物」
 - 「温庭筠」
 - 「钱谦益」
 - 「陈子昂」
 - 「文征明」
 - 「祝允明」
 - 「文天祥」
 - 「周邦彦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