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昔古文网

尽心章句下·第十四节

  孟子曰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,得乎天子为诸侯,得乎诸侯为大夫。诸侯危社稷,则变置。牺牲既成,粢盛既洁,祭祀以时,然而旱干水溢,则变置社稷。”
上一篇:尽心章句下·第十三节 下一篇:尽心章句下·第十五节

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十四节译文及注释

作者:佚名

译文
  孟子说:“人民最为宝贵,土神和谷神次要,君主为轻。因此得到群聚的人民的承认者就可以成为天子,得到天子承认的就可以成为诸侯,得到诸侯承认的就可以成为大夫。诸侯危害社稷国家,就另外改立。用作祭祀的牲畜已经长成,用作祭祀的粮食已经洁净,就按时祭祀,但仍发生旱灾水灾,那么就另外改换土神和谷神。”

注释
1.社稷: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:“以社以方。”《老子·七十八章》: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”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哀公问社於宰我。宰我对曰。”《礼记·月令·仲春》:“命民社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故祀以为社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诸侯不仁,不保社稷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将军身被坚执锐,伐无道,诛暴秦,复立楚国之社稷,功宜为王。”这里用为土地神神主之意。土神和谷神是古时君主都祭祀的社稷,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。
2.丘:《易·涣·六四》:“涣其群,元吉。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四邑为丘。”《广雅·释诂二》:“丘,居也。”《释名·释州国》:“丘,聚也。”这里用为聚居之意。
3.粢:(zich知)《公羊传·桓公十四年》:“御廪者何?粢盛委之所藏也。”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诸侯耕助以供粢盛。”《玉篇》:“粢,稷米也。”这里用为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之意。

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十四节读解

作者:佚名

  本篇说了十几章,说到这里,才点出“爱民”是最重要的,因为诸侯们、大夫们有一种误解,认为只有社稷国家才是最重要的,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维护社稷国家而行为。孟子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,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民,或者说没有群聚的人民,是不成其为一个国家的。只有很少的人民散居在山野,能叫社稷国家吗?所以,一切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人民而行为。只有这样爱民,人民才能群聚而居,才能形成一个国家。所以,“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这种思想也就与现代提出的“人民的公仆”是同一个意思。人民是主人,统治者、领导人才是人民的仆人,怎么能把仆人的位置摆在重要的地位上呢?因此,诸侯危害到社稷国家,就要另外改换,因为诸侯只是一个人,只是人民的公仆,是可以改换的,而人民却是不可改换的。祭祀土神和谷神亦是如此,在古代都有这种供奉的习俗,但孟子认为,信神亦不可迷信,这个神,这些神,如果不能保佑民富国强,我们宁可不信它!这才是尽心知命而懂得爱,才能采取的最佳行为方式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今昔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四库全书

古代诗人

古诗词名句